天猫竟品如何监控销售
“天猫竞品如何监控销售”是指卖家如何系统地、持续地跟踪和分析竞争对手在天猫平台上(包括店铺和商品层面)的销售数据和表现,以便了解其市场竞争力、销售策略和业绩变化。
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市场竞争行为,主要目的是为了:
评估市场份额: 了解竞争对手在整个品类或细分市场的销售占比。
识别增长点与衰退点: 发现哪些竞品销量在增长,哪些在下滑,可能的原因是什么。
分析销售策略: 学习对手成功的促销方式、定价策略、引流手段等。
预判市场趋势: 通过竞品销售的变化,间接推测市场需求的变化。
规避风险: 了解竞争对手的强势和弱点,避免直接与其最优势的领域硬碰硬。
制定自身销售策略: 基于对竞品销售的分析,调整自己的定价、促销、选品和推广方向。
天猫竞品销售监控的主要维度和方法:
一、 监控的维度(监控什么?)
店铺整体销售额/订单量:
估算整体销售: 通过生意参谋等工具,可以估算出竞品店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销售额和总订单量。
销售额变化趋势: 观察其月度、季度、年度的销售额是增长、持平还是下降。
核心商品销售额/销量:
识别爆款/主推款: 找出竞品店铺中销量最高、贡献最大的商品。
分析爆款的销售曲线: 了解其生命周期,何时达到顶峰,何时开始衰退。
新品销售表现: 关注竞品新上架商品的初期销售情况,判断其潜力。
细分品类/子类目销售表现:
如果竞品经营多个品类,需要分别监控其在不同品类下的销售能力。
活动期间销售爆发:
大促(如双11、618)销售额: 观察其在大型促销活动中的销售表现,与平时形成对比。
日常促销活动销售额: 了解其店铺层面的优惠券、满减、折扣活动对销量的拉动作用。
销售渠道贡献:
免费搜索销售: 对手主要通过哪些关键词获取免费搜索流量和销售?
付费推广销售: 对手在直通车、钻展、引力星等付费渠道的投入和产出(虽然直接看到付费渠道的销售额比较难,但可以通过成交金额和花费来大致估算ROI)。
直播/短视频销售: 关注其直播带货的场次、观看人数和预估销售。
内容种草/达人推广销售: 了解其通过内容营销带来的销售情况。
用户评价中的销售线索:
虽然不是直接的销售数据,但用户在评价中提到的“买家秀”、“买家说”等,有时也能间接反映出商品的受欢迎程度和销售情况。
二、 监控的方法和工具(怎么监控?)
生意参谋(核心工具):
市场行情 > 竞争对手分析: 这是最直接的工具。通过输入竞品店铺的URL,可以查看其:
店铺综合分析: 整体流量、成交、转化率、客单价等。
商品分析: 查看店铺内所有商品的销量、访客数、转化率、收藏加购等数据,并能进行排序,找出销量高的商品。
关键词分析: 了解竞品通过哪些搜索词获得流量和成交。
流量分析: 分析其流量来源构成(PC/无线、免费/付费、站内/站外)。
数据回溯: 生意参谋允许查看历史数据,可以分析竞品销售的长期变化趋势。
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:
市面上有很多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,它们通常能提供比生意参谋更便捷、更深入的竞品销售监控功能,并且数据维度更丰富。
主要功能包括:
店铺销售额趋势图: 直观展示竞品店铺的日/周/月销售额变化。
爆款商品销售排行: 快速找到竞品店铺的销量冠军。
新品销售监控: 跟踪新上架商品的销售数据。
活动期间销售分析: 自动识别并分析竞品在平台大促或自有活动期间的销售增长。
数据预警: 当竞品销售出现异常波动时,及时发出提醒。
常见的第三方工具: 如知犀、店查查、沙利文、数据脉、乐其、将军令等。这些工具往往需要付费订阅。
人工观察与信息搜集:
定期浏览竞品店铺: 关注其店铺首页的销量排名、商品详情页的“累计评价”数量(虽然不是精确销量,但数量大通常意味着销量高)。
关注店铺活动: 竞品举办促销活动时,其销售额通常会有显著提升,需要重点关注。
留意行业资讯和媒体报道: 有时行业报告或媒体会披露一些头部竞品的销售数据或市场份额。
三、 监控的要点与建议
关注“相对”而非“绝对”: 竞品的绝对销售额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其销售额的变化趋势、与自身体量的对比、以及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变化。
长期持续监控: 销售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,需要长期跟踪才能发现规律和趋势。
结合多种数据维度: 不要只看销售额,还要结合访客数、转化率、客单价、DSR评分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,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其销售表现的内在原因。
区分数据来源: 了解生意参谋和第三方工具的数据都是“估算值”,虽然准确度很高,但并非实际的财务数据。
重点关注核心竞品: 将精力放在与你最直接竞争的几家核心竞品上。
通过以上方法,你可以对天猫竞品的销售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,从而更好地制定自己的销售策略,赢得市场竞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