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抖音好物怎么选品

一个抖音好物怎么选品
9 人浏览|1 人回答

在抖音上选出一个“好物”来卖,这是一个既需要数据支撑,也需要对内容和用户有深刻理解的过程。这里的“好物”不仅仅是指产品本身好,更重要的是它能在抖音这个平台上有好的销售表现。

以下是选出一个抖音“好物”的系统性方法:

第一步:洞察抖音平台的“好物”特质

在抖音上,一个“好物”通常具备以下特质:

强视觉冲击力/话题性:

产品本身外观独特、设计感强,容易在短视频中吸引眼球。

产品有故事、有梗、有话题点,容易引发用户讨论和分享。

产品使用前后对比效果明显,能形成“哇塞”效应。

解决痛点/满足需求:

能够切实解决用户在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。

满足用户的某种特定需求,如变美、变瘦、省时、省力、提升生活品质等。

性价比高/价值感强:

价格相对亲民,但能提供超出预期的品质或体验(高性价比)。

或者,价格虽高,但能提供独特的价值、品牌溢价或稀缺性。

易于内容化展示:

产品的使用场景明确,容易通过短视频或直播演示。

产品的功能、效果、用法能够被清晰、生动地表达出来。

能够通过“种草”或“拔草”的内容形式触动用户。

复购潜力/衍生机会:

消耗品,用户用完后会持续购买。

可以进行组合销售、搭配销售,增加客单价。

用户使用后愿意分享,形成二次传播。

第二步:利用抖音平台工具进行数据选品

这是发现潜在“好物”的最直接方式。

抖音商家中心(抖店后台):

商品榜单(热销、趋势、飙升):

观察全站及品类热销榜:了解哪些商品卖得最好,分析它们的共同点(品类、价格段、卖点)。

关注趋势榜和飙升榜:发掘即将爆火的商品,提前布局。

市场洞察/行业分析:

热门搜索词:用户在搜什么?他们的需求是什么?

品类分析:哪些品类在增长?用户在哪个品类上有未被满足的需求?

商品广场/选品库:

搜索关键词,查看相关商品的销量、转化率、带货达人、用户评价等。

重点关注“近30天销量”、“转化率”、“好评率”等指标。

第三方数据工具(如蝉妈妈、飞瓜数据等):

提供更维度的数据分析,如:

达人带货分析:哪些达人在卖哪些商品,带货效果如何?(可以反推商品本身是否有潜力)

内容种草分析:哪些商品的内容更容易获得高互动?

竞品分析:竞争对手在卖什么,他们的优势是什么?

用户评论分析:用户对某个商品或品类的普遍看法和反馈。

第三步:从抖音内容生态中挖掘“好物”

抖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内容平台,很多“好物”就是通过内容火起来的。

刷抖音,培养“选品雷达”:

关注你感兴趣的品类:平时多刷你想要做的品类,留意那些让你眼前一亮的视频和商品。

留意“爆款”视频:点赞量、评论量、转发量高的视频,其推广的商品很可能是有潜力的。

关注“种草”类账号:很多专门做产品测评、好物分享的账号,他们的推荐值得参考。

观察用户评论区:用户在评论区里都在讨论什么?他们对某个产品有什么疑问或需求?

分析爆款内容背后的商品逻辑:

为什么这个视频能火?是产品本身够惊艳?还是内容创意够好?

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痛点?满足了什么情感需求?

这种内容形式是否可以被复制或借鉴?

第四步:评估商品的可行性(从商家角度)

找到潜在“好物”后,需要冷静评估自己是否能做好:

供应链与产品质量:

货源是否稳定? 能否找到可靠的供应商?

产品质量能否保证? (这是售后和口碑的基础)

价格是否有竞争力?

内容创作能力:

你是否能拍出有吸引力的内容? 产品本身是否适合内容化展示?

是否有独特的卖点可以挖掘?

用户服务与售后:

能否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?

利润空间:

在扣除所有成本(采购、平台佣金、运费、营销、人工等)后,是否有合理的利润?

第五步:测试与迭代

小批量测试:不要一开始就大量囤货,先选择几款有潜力的商品进行小批量测试。

内容测试:围绕这些商品制作不同风格的短视频,或进行直播,看哪种内容形式和卖点最受欢迎。

数据反馈:通过数据反馈(销量、转化率、用户评价、复购率等)来判断商品是否真的是“好物”。

优化或淘汰:根据测试结果,对表现好的商品加大投入,对表现不好的商品进行优化或淘汰。

总结一下选“好物”的关键:

洞察平台特质:了解什么类型的产品在抖音上容易火。

数据分析先行:用数据说话,找到有潜力的商品。

内容驱动:能够通过内容将商品价值最大化地传递给用户。

用户导向:真正解决用户痛点,满足用户需求。

商家能力匹配: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产品和内容。

持续测试与迭代:好物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不断验证和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