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怎么根据标签选品类
抖音标签选品:精准定位,让你的小店“叫好又叫座”
在抖音这个内容至上的平台,“标签”是连接内容、用户和商品的关键枢纽。 无论是你的账号标签,还是商品标签,亦或是用户被打上的各种标签,都蕴含着巨大的选品价值。学会如何利用抖音的标签体系进行选品,能让你更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,提高转化效率,让你的小店在海量商品中脱颖而出。
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根据抖音的标签体系进行选品,并拓展一些实操干货,帮助你玩转标签选品。
一、 认识抖音的“标签”体系:无处不在的信号
在抖音,标签无处不在,它们是平台理解内容、用户和商品的重要依据:
账号标签:
内容属性: 你发布的视频内容主要围绕哪个领域?(如:美妆教程、美食探店、科技测评、萌宠日常、穿搭分享、知识科普等)
人设标签: 你想打造什么样的个人形象?(如:搞笑达人、种草博主、专业讲师、生活家等)
平台识别: 抖音算法会根据你的内容和互动,为你的账号打上相应的标签。
商品标签:
类目属性: 商品属于哪个一级、二级、三级类目?(如:服饰鞋包 > 女装 > 连衣裙)
功能属性: 商品有什么核心功能?(如:美白、补水、瘦身、收纳、减龄、户外、便携等)
材质/风格属性: 商品的材质、风格、设计特点。(如:纯棉、真丝、复古、ins风、国潮、极简等)
人群属性: 商品主要面向哪个消费群体?(如:学生党、白领、宝妈、健身爱好者、送礼佳品等)
平台打标: 商家在发布商品时,会选择类目和填写商品属性;平台也会根据商品特点和用户反馈,为商品打上更精细的标签。
用户标签:
兴趣偏好: 用户经常观看、点赞、评论、分享的内容领域。
消费习惯: 用户的消费能力、购买偏好、对价格的敏感度、对品牌的认知等。
行为轨迹: 用户在平台上的浏览、搜索、互动行为。
系统识别: 抖音算法会根据用户的行为,为用户打上各种标签,实现个性化推荐。
二、 如何根据“标签”进行选品?
理解了标签的重要性后,我们就可以将其应用于选品决策:
1. 从“账号标签”反推选品方向:
核心原则:内容与商品强关联。 你的选品必须与你账号的内容标签高度契合,才能让用户觉得“自然”和“专业”。
操作方法:
明确你的核心账号标签: 你最擅长、最受欢迎的内容是什么?
拓展相关品类: 在核心品类基础上,思考与之相关的、能延伸内容创作的品类。
示例1(美妆博主): 核心标签“美妆教程”。可拓展品类:彩妆、护肤品、护发产品、美妆工具、香水、甚至与妆容搭配的服饰配饰。
示例2(美食UP主): 核心标签“家常菜制作”。可拓展品类:厨房小家电、特色调味品、优质食材、餐具、美食书籍、甚至与美食相关的旅游体验。
示例3(科技测评博主): 核心标签“数码产品评测”。可拓展品类:手机配件(手机壳、膜、充电器)、电脑周边、智能家居、摄影器材、户外电子产品。
关注“用户互动标签”: 观察粉丝在评论区经常问关于哪个品类的问题,即使你的内容不是这个品类,但粉丝有需求,也可以考虑。
2. 从“商品标签”挖掘潜在爆款与细分市场:
利用平台数据工具: 第三方数据平台(如蝉妈妈、飞瓜等)是挖掘商品标签价值的利器。
操作方法:
搜索关键词(标签): 输入你感兴趣的商品核心标签(如:“学生党”、“平价好物”、“补水面膜”、“露营装备”)。
筛选高潜力商品:
高销量/高GMV: 表明该商品标签下的商品有市场需求。
高转化率: 表明该商品标签的定位与商品本身匹配度高,用户认可度强。
高互动/高评论: 表明该商品容易引起用户讨论和购买欲望。
高复购率: 表明商品口碑好,用户粘性强。
挖掘细分市场: 关注一些“长尾标签”或“组合标签”下的商品。例如,搜索“国货彩妆”可能只能看到大众品牌,但搜索“国货哑光口红”、“国货小众腮红”等更细分的标签,可能发现一些更有特色、竞争更小但利润更高的商品。
分析商品属性: 关注商品的“卖点标签”(如:天然成分、黑科技、懒人必备、高颜值)。这些是内容创作和直播讲解的素材。
3. 从“用户标签”反向选品,实现精准匹配:
核心理念:用户在哪,货就在哪。
操作方法:
分析你的粉丝标签: 通过抖音小店后台的用户画像、第三方数据平台,了解你的粉丝群体有哪些标签(年龄、地域、兴趣、消费能力等)。
匹配用户标签的商品: 选择那些与你粉丝画像高度匹配的商品。
示例: 如果你的粉丝群体以“25-30岁、一线城市、白领女性、注重护肤、追求性价比”为主,那么你可以重点关注那些主打“轻熟肌修复”、“性价比高”、“成分党认可”的护肤品。
关注“潜在用户”标签: 即使你的粉丝群体偏向某类,也可以通过分析平台上的热门用户标签,了解哪些潜在用户群体对你的内容和商品也可能感兴趣,拓展选品范围。
“内容×用户标签”选品: 你的内容(账号标签)决定了吸引的用户类型,而用户标签则帮你精炼出最适合他们需求的商品。
三、 相关的干货知识拓展
“标签组合”的力量:挖掘蓝海商品
单一标签可能竞争激烈: 比如“美妆”这个大标签下,竞争非常残酷。
组合标签往往是蓝海: 尝试将不同的标签进行组合,例如:
“美妆” + “学生党” + “平价” = 面向学生群体的平价彩妆。
“家居” + “收纳” + “小户型” = 适合小户型的收纳解决方案。
“服饰” + “通勤” + “法式复古” = 具有特定风格的通勤女装。
数据工具辅助: 在数据平台,可以通过关键词组合搜索,或者查看热销商品被打上的所有标签,来发现这些“标签组合”下的爆款或潜力股。
“内容标签”与“商品标签”的强耦合:
内容是“引流器”,商品是“转化器”。 你的内容标签决定了吸引什么样的用户,而商品标签则决定了能否将这些用户转化为消费者。
选品时思考: 我能否围绕这个商品的“卖点标签”创作出吸引人的短视频或直播内容?例如,一个“懒人必备”标签的商品,就可以拍“30秒快速搞定XX”的视频。
“人设标签”与“商品标签”的统一: 如果你的账号是“严谨的科技测评”,那么选品时就要倾向于“功能强大”、“参数硬核”、“性能卓越”等标签的商品,避免选择“颜值至上”、“花哨”等标签的商品,以免人设崩塌。
“用户标签”中的“情感标签”与“场景标签”:
情感标签: 如“送礼佳品”、“治愈系”、“解压好物”、“提升幸福感”。这类商品往往能触动用户的感性需求,转化效果可能更好。
场景标签: 如“办公室必备”、“居家旅行”、“宿舍神器”、“户外探险”。将商品置于具体的消费场景中,用户更容易代入,产生购买冲动。
数据挖掘: 在用户评价、搜索关键词中,留意这些情感和场景相关的词汇,它们是选品的重要线索。
“商品生命周期”与“标签演变”:
新品期: 标签可能还不够精准,需要商家自己通过内容打“内容标签”来强化。
成长期/成熟期: 商品被打上更多用户生成的标签(如用户评价中的“好用”、“回购”、“性价比高”)。
衰退期: 商品标签可能逐渐被“过时”、“不实用”等负面标签取代。
选品策略: 关注那些标签正在快速积累、正向标签越来越多的商品,它们可能处于成长期,是推广的好时机。
“标签”的“冷热”判断:
热门标签: 竞争激烈,但流量大。适合有内容优势、价格优势或品牌优势的商家。
冷门标签: 竞争小,但流量也相对较少。适合有精准用户基础,或能通过内容创造流量的商家。
“冷热结合”: 可以主推热门标签下的爆款商品引流,同时搭配一些冷门但与账号调性契合的商品,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高利润。
数据平台可以帮你判断标签的热度。
结语
抖音的标签体系,是平台理解世界、连接万物的“密码”。学会解读和运用这些密码,就能在选品上获得先机。从账号标签延伸,到商品标签挖掘,再到用户标签匹配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选品的智慧。
标签选品的核心在于“精准”。 它要求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账号是什么标签,你的目标用户是谁(他们被打上了哪些标签),以及你想要寻找的商品具备哪些标签。通过数据工具和平台反馈,不断验证和优化你的选品方向,将“标签”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。记住,用好标签,你的抖音小店就能找到最懂你的消费者,实现“叫好又叫座”!